第288章 288【举世浊浊】(1 / 2)
第289章 288【举世浊浊】
当蒋济舟将薛淮四条建言批为纸上谈兵,压抑许久的漕衙官员和漕帮首脑,瞬间便有了宣泄情绪的底气。
「薛大人!」
漕帮副帮主赵胜忠第一个站出来,沉声道:「您坐在府衙高堂,可知道运河上的水有多冷?风有多硬?您轻飘飘一句纳于官府监管,就要断了我数万兄弟的活路?那些引水丶护航丶拉纤的力气活儿,是官府那帮拿笔杆子的老爷们能干的吗?你这是要逼死我们!」
薛淮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,他所提四策除了第一条明确盐协的合法性,其馀三条都是在刨漕督衙门和漕帮的牟利之根,这些人怎麽可能继续平心静气地坐着?
他淡然地坐了回去,抬眼看向对方说道:「赵副帮主稍安勿躁。本官所提监管,是为厘定章程规范收费,正是要让万千漕工凭筋骨气力,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地获取应得报酬,何来逼死之说?」
赵胜忠冷笑一声,语带讥讽道:「薛大人说得轻巧!运河千里,水情瞬息万变,盗匪出没无常,风险岂是纸上几个章程能框定的?漕帮兄弟的辛苦钱是拿命搏出来的,您一句废除就断了漕帮维系上下调度人手的根本,这运河上的秩序谁来维持?往后出了乱子,薛大人您亲自去平吗?」
薛淮淡淡道:「风险自当有合理的酬劳对应,而非巧立名目层层加码。本官所言明定酬劳定例,正是要厘清何为合理酬劳,何为非法勒索,难道赵副帮主认为此举不妥?」
赵胜忠一窒,下意识地看向坐在旁边的帮主桑世昌。
漕帮这麽多年靠着运河为生,底层帮众的日子只能算得上勉强饱腹,真正坐享荣华富贵的自然是他们这些中上层,而他们的经济来源便是依托于数量庞大的帮众,在运河上巧立各种名目盘剥各地商民。
这些银钱分成数额不等的三份,最大的那份自然要上交给漕督衙门,次一等则是由漕帮的管事们瓜分,最少的那一份才会分给底层的帮众。
这套规则之所以能维持数十年时间,一者是靠漕帮高层和漕衙官员的紧密勾结,二者便是底层帮众没有任何知情权。
倘若按照薛淮的建议,往后漕帮除了笼络漕督衙门,还要接受各地官府的监管,而且在码头和运河上的所有服务都明码标价,那岂不是直接挖断他们的根基?
赵胜忠心里着急,只盼着帮主能够挺身而出。
桑世昌并非不明白赵胜忠眼神的含义,但他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。
他想起幼子桑承泽说过的那句话,万一薛淮赢了呢?
原本桑世昌并不相信薛淮有赢下这场盐漕之争的希望,但是赵琮案的爆发让他意识到薛淮手里还有不少底牌,而之前桑承泽帮薛淮转达的那番话更让他心生纠结。
时至今日,漕帮内部同样矛盾重重,桑世昌虽为一帮之主,但他做不到一言九鼎,就算他想改变漕帮的现状也是有心无力,除非有强大外力的介入。
最关键的是,他必须要考虑漕督衙门这个靠山是否能一直坚挺下去。
据他所知,朝中宁党和清流斗得很厉害,而工部尚书沈望已经入阁并且依旧兼领工部,这足以看出天子对他的器重。
此外,日薄西山的次辅一党也不甘寂寞,虽说他们和清流尿不到一个壶里,但是欧阳次辅对首辅宁珩之怨念颇深,这两个月已经闹出好几件纷争。
在这样的大局势下,即便宁党不会彻底失势,万一蒋济舟卷入朝争风波,漕督衙门迎来一次大清洗,届时漕帮何去何从?
基于这些考虑,桑世昌不愿在明面上和薛淮闹僵,于是他转而看向不远处的宋义,希望这位宋参政能够为漕帮张目。
薛淮将桑世昌的反应尽收眼底,心里登时有了计较。
宋义冲桑世昌微微颔首,然后看向薛淮说道:「薛大人,空谈误国啊。」
薛淮不慌不忙地应道:「还请参政大人赐教。」
宋义冷哼一声,沉声道:「你所言四策听来冠冕堂皇,实则处处错漏。你将盐协置于和漕衙同等的地位,殊不知商人本性逐利,若是他们的权责无限拔高,将来必有干政抗法之举!另外,漕衙稽查之权乃公器,岂容商贾置喙参与?此例一开,你将朝廷威严置于何地?」
薛淮迎着他的逼视,镇定道:「宋参政岂不闻集思广益之说?方才下官已经明言,此事当由钦差大人主持,漕衙和盐司共商,至于扬州府衙和两淮盐协,不过是在旁提供一些参考意见,以便诸位大人明辨是非。参政大人以此断定盐协觊觎公器,未免过于危言耸听。」
宋义不是第一次领教薛淮的辩才,他也知道今日自己必须要承担重任,当下见薛淮毫无破绽,便话锋一转道:「纵如此,本官也要批评阁下一句,愿望美好却过于天真。便拿规费一事来说,薛同知一心只想废除,但是你可知道运河一年维护费用几何?朝廷和地方藩库拨付又几何?若无规费贴补,运河如何维系?难道要朝廷加赋于民,陷君父于不义?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