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90 章 第九十章 如愿以偿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90章第九十章如愿以偿

郑侍郎望着满屋的铜钱串陷入思索,孟青不去打扰他,她让杜黎把存放在木箱里的账本都拿出来。

杜悯惊愕地望着孟青,她下了好大一盘棋,义塾开遍大唐的疆土,要名有名,要利得利,郑侍郎不可能不心动。但唯有一个缺陷,对她来说,义塾的盈利不可能姓孟,孟青一手策划了全局,或许只能拿到一分的利。

郑侍郎也考虑到这一点,义塾归属礼部,眼前的近万贯盈利不可能进他的家门,也不能归属于孟青。

“这近万贯盈利你打算如何分配?”他试探地询问。

孟青献上账本,说:“义塾的进项和开支我都记下来了,之前大人不在长安,账本由我代管,如今您回来了,账本该交由礼部。”

郑侍郎认真地看她几眼,他生起几分敬佩的心绪,这民妇虽出身低微,但脑子清明,心正不贪,且目光长远,是难得的好下属。

“日后开在外地的义塾,账本也能全部上交?”郑侍郎问。

“可以,但我有一个请求,我要有地方义塾盈利的全部支配权。”孟青说。

郑侍郎笑了,“这就不实际了。”

“其实少府监也可以安排匠人去外县开办义塾,甚至于吏部、工部、刑部都可以这么做,同样,我也可以这么做。我可以另起一个名字,按照青鸟纸扎义塾的经营模式继续收徒赚钱,如此一来,我不仅有义塾盈利的支配权,还能将盈利全部收入囊中。”孟青提醒,“大人,我非官非仆,经营的义塾也不归属朝廷和礼部,我要盈利的全部支配权不过分。账本可以上交,余下的盈利也可以上交礼部,这对您对礼部来说都没有损失。”

杜悯蓦然想起孟青曾说过的一句话,他代为开口:“侍郎大人,我二嫂是有意跟礼部合作,她不是卖身给礼部。”

郑侍郎也反应过来了,孟青寻求的是礼部这个靠山,用以交换的是她每年愿意上交的盈利,盈利上供给礼部,而非是他这个人,还免去了贿赂上官的罪名。这也意味着一个问题,他留在礼部才能受到青鸟纸扎义塾带来的名望以及钱财上的滋润。

“你们等等,我过些日子给你们答复。”郑侍郎有把握他要升迁了,若是不能再待在礼部,他得带着孟青在另一个部门再另办一个义塾,要让她脱离青鸟纸扎义塾的壳子去外县大肆兴办义塾。

“纸扎明器在长安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,我待在长安没有用了。”孟青暗示着提醒。

郑侍郎颔首,他看杜悯一眼,问:“决定了?打算外任县令?”

“是,下官能得您赏识已经足够了。”杜悯意识到,郑侍郎不可能对孟青的提议不动心,对方不可能舍弃兴办义塾的功绩,有这个功绩,他极有可能入政事堂,官拜宰相。这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朝廷重臣,他抱紧郑侍郎的大腿就行了,不用再费尽心思地另寻明主。

郑侍郎笑了,是了,杜悯日后就是他的门下臣了。

弃这个招牌。”

杜悯反应过来,“郑侍郎是想等他的任命下来再给你回复?按照这个角度想,他是不是还要担心礼部抢人?”

孟青摇头,“我的谋算就我们几个人知道,礼部恐怕跟少府监一样,认为这个义塾没价值了。只要他不说你不说,礼部其他官员怎么会知道?礼部不知情,又哪会抢人。”

杜悯“噢”一声,“考验我呢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